閱讀數: 17
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,我們讀到阿彌陀佛因地怎麼發心、怎麼修行的簡單歷史。在當時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,這尊佛的佛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,世饒王聽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,深深受感動,國王的位子不要了,出家修道。世饒王發願出家,他不但要作佛,還要超過諸佛。法藏比丘在老師的面前立這個願,在我們世間法裡面叫立志。
我們自己想一想,我們為什麼發心學佛,是什麼動機跟目的?我們為什麼要出家?實在講我們心量很小,眼光很短。我們在《六祖壇經》裡面看到,六祖惠能大師在黃梅見五祖弘忍大師的時候,忍和尚就問他,你來這裡想求什麼?他向五祖報告,我是來求作佛。這樣的口氣非常稀有。我們想一想,我們是不是跟六祖一樣,是要作佛才來學佛或出家的嗎?這是我們自己要能夠來反省的。
法藏比丘發願要作佛,還要超過諸佛。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,歡喜!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生。所以世間自在王如來將十方諸佛剎土裡面依正莊嚴、善惡因果都跟他說了,而且以神力將一切諸佛剎土變現在他的面前,讓他統統親眼見到。所以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,是在接受老師的教導、參訪十方諸佛剎土有感而發的,正是古人所謂的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這樣建立的!
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尤其現在大眾傳播便捷,交通便利,要到世界各地去觀光旅行、訪問考察的機會太多了。假如每個人都到海外去看看別的國家,他們好的我們學習,他們不好的統統捨掉,所謂取人之長,捨人之短,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建立這個地球上的極樂世界。這是值得我們大家認真去學習、去效法的。
文摘恭錄_悟道法師講演集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