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影音推廣
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139 淨空老法師
「七、無上士,士者人也。人中最勝,名無上士」。佛經傳到中國來,翻譯的時候,將梵文翻成無上士,因為在中國社會上,讀書人地位最高。印度有四姓階級,中國也有,中國是士農工商,士擺在第一,…
「七、無上士,士者人也。人中最勝,名無上士」。佛經傳到中國來,翻譯的時候,將梵文翻成無上士,因為在中國社會上,讀書人地位最高。印度有四姓階級,中國也有,中國是士農工商,士擺在第一,…
所以不知利他,唯圖自利,這是絕大錯誤。他不知道利他就是自利,自利就是害自己,自利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。你說我自利我有什麼過失?這他不知道,過失在哪裡?增長我執,就是這一個麻煩。
我們接著看經文:「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眾生。」佛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們上求佛道,就要往徹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去提升。有人問師長為什麼學佛?老人家回答,提升自己的境界。
諸位同修,經文我們將第一卷講圓滿,在這卷經文當中是屬於本經的證信序,也就是六種成就。這裡面總共有六大段,第一大段是「總顯己聞」,阿難尊者說明他自己親聞,這就是經文上「如是我聞」這一句;…
佛跟我們說法,將無量無邊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,這個大家都熟知的:身、語、意,再多的行為,也不出這三類。「身」是身體的造作,「語」是言語,「意」是思想、見解、念頭。「修」是修正。
之前我們有講過《群書治要.鶡冠子》裡面的一個故事,是楚莊王問詹何,「治國奈何?」就是應該怎麼治國?楚莊王接了君王位,他走了很遠的路去請教詹何。因為詹何當時候不是他的臣子,他等於是跑到民間去向他請教。